首页 科技快讯 一签预计赚23万的摩尔线程,被一群人喷成“电子垃圾”

一签预计赚23万的摩尔线程,被一群人喷成“电子垃圾”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11月28日 18:25

作者|Hayward

原创首发|蓝字计划

“求中签”刷爆评论区,新闻变成了许愿树…这种在科技圈少见的景象,只因四个字:摩尔线程

根据安排,摩尔线程在 11 月 24日正式登录科创板,并启动申购。摩尔线程的发行价为114.28元/股,共发行7000万股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4.89%。

按发行后总股本4.7亿股计算,摩尔线程的发行市值将达到537.15亿元。

而“求中签”许愿的背后,自然也是因为中签之后的预计收益非常惊人。

虽然单个配号中签率只有0.036%,但顶格申购可获22个配号。不少网友、机构都乐观预测,若开盘涨幅达200%,股价约343元,单签利润约11.4万元;若涨幅达 400%,股价能到571.4元,单签利润就能达到恐怖的 22.86 万元

摩尔线程是谁?这家土生土长的国产 GPU 厂商,最熟悉他们的一定是游戏玩家。

2022 年,摩尔线程用一款游戏显卡引爆 PC 硬件圈。MTT S80,一款号称性能可以对标英伟达 RTX 3060的国产显卡横空出世。

那时正值显卡疯狂加价的“大挖矿”时代,不少人都指望这张显卡、摩尔线程能给加价卖卡的老黄迎头痛击,成为“国产英伟达”,缓解国内游戏玩家“无显卡可买”的窘况。

经过了三年的打怪升级,摩尔线程也终于走到了上市这一步。

而且这次上市,被广泛认为是对“国产 GPU 第一股”的冲刺,非常多人看好它会继承寒武纪“王”的名头,成为“寒王”之后的新王:摩王。

但是,除了“求中签”的许愿外,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特别是全网粉丝超过 400 万、PC 硬件领域的头部大号《笔吧评测室》,转载了摩尔线程上市的新闻后,底下评论区却没有给“摩王”好脸色:

客气一点的吐槽摩尔线程的 MTT S80 显卡三年来一直没迭代,不客气的不走程序,直接喷他们的产品是“电子垃圾,为了挖矿的玩意”。

这些不友善声音的来源,大都是平时比较关注 PC 硬件的游戏玩家。

游戏玩家和摩尔线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摩王”发家史

股民对摩尔线程的态度非常友好,游戏玩家却剑拔弩张,这样态度的冰火两重天,原因还得从摩尔线程的发家史开始说起。

正如上面所说,摩尔线程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身份是“游戏显卡厂商”。

2022 年 11 月,摩尔线程举办秋季发布会,正式推出多功能GPU芯片"春晓"和基于该芯片的游戏显卡MTT S80,和一款面向企业的服务器显卡,MTT S3000。

MTT S80是国内首款支持 Windows 环境和 DirectX 图形接口的显卡,标志着摩尔线程产品正式进入消费市场。

这款产品发布的时间节点非常微妙。

2020年起,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价格飙升,引发全球挖矿热潮。挖矿需要大量GPU进行并行计算,显卡成为"印钞机",矿主们疯狂扫货。

但是挖矿的主力:英伟达显卡,因为 30 系显卡上市后遭遇芯片产能不足,老显卡又逐步停产,导致市场供应极其短缺。

最疯狂时,显卡价格上涨超300%,原本市场 2400 元左右的显卡均价也被抬高到 7500 元左右;RTX 3080 Ti被炒到3万元,RTX 3080普遍在1.5万元以上,远超官方指导价的 5499 元。

到了 2022 年底,虽然加密货币行情崩溃, "矿工"们停止高价接盘并抛售矿卡回笼资金,但显卡的溢价还在。

而且,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都是 7✖️24 小时做“苦力”挖矿的二手显卡,有溢价无保修且报废风险高,游戏用户肯定也不愿意接盘,当时市场依然是“无卡可用”的状况。

这时,摩尔线程 MTT S80,就成了希望的曙光。

客观来说,虽然刚推出时摩尔线程 MTT S80 主打对标英伟达 RTX 3060 的性能,但因为生态、兼容性等原因,最终性能没有达标,支持的游戏也少,价格方面也没有什么性价比(2999元),但玩家们对它还是非常宽容的。

毕竟大家都知道,在英伟达、AMD 两大巨头几乎垄断的市场环境下,国产企业想要做一款游戏 GPU ,从起步的那一刻就注定充满艰辛。

两家巨头经历了近 30 年的积累才有今天的辉煌,所以大家都愿意给摩尔线程进步的时间。

后续,摩尔线程也承诺会发布更多的驱动来不断优化产品的性能,以追上英伟达、AMD 等主流品牌的脚步。

截至 2024 年 11月,摩尔线程针对 MTT S80 这款显卡一共发布了 25 版驱动,显卡的游戏兼容性也从最开始的 100 多款,增加到了上千款。

这样努力的“摩王”,岂不是能赢得玩家们的“亲亲抱抱,举高高”?事实恰恰相反,整个2022 年,可能是摩尔线程在玩家口碑中最好的一年。

三年磨一剑,但只有一剑

从 2022 年 11 月亮相到现在,摩尔线程的 MTT S80 刚好走过了三年时间。花三年时间来打磨一款产品,推出了20多个驱动去优化,谁能不动容地说一声“三年磨一剑”呢。

但问题是,摩尔线程这三年,也就磨了这一剑。

如果用 2022 年的眼光来看,MTT S80 的规格并不算落后:

核心架构MUSA、台积电7nm 制程、16GB GDDR6 显存、4096 个流处理器,在核心数、显存容量和带宽上全面超越英伟达 2021 年发布的RTX 3060。

特别是GPU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FP32单精度算力这一点上,MTT S80 的14.4 TFLOPS也高于RTX 3060的12.7 TFLOPS。

但是,英伟达的生态是最大护城河。

英伟达历经十五载耕耘,以超过 400 万开发者、海量优化库及完备工具链筑起了坚不可摧的 CUDA 护城河。相比之下,摩尔线程的 MUSA 架构虽然在策略上选择了兼容 CUDA,但“兼容”不等同于“好用”。

有的媒体报道,一些开发者反馈,代码移植至 MUSA 平台并经优化后,其性能通常仅能发挥出原生 CUDA 环境的 70% 至 85%。最终反映到用户端,是当你玩游戏时,就会发现帧数、性能可能连 RTX 3060 的一半都不到。

本来效率有损失,就该用更庞大的规模、更夸张的堆料来实现“力大砖飞”,弥补效率的不足。但是,三年过去了,摩尔线程留在游戏显卡领域的产品,依然只有 MTT S80 这一款。

反观对手,2023 年 5 月 24 日,英伟达发布了 RTX 4060 ,性能又比 RTX 3060上了一个小台阶;RTX 5060 显卡在 2025 年 5 月上市,性能相比4060 又提升了 20%。

友商产品都换两代了,摩尔线程还在用 MTT S80 来打。就像网友说的,打算十年不更新么?

更让游戏玩家们无语的是,相比 S80 这边的万年不变,To B的产品线却生机勃勃。当初随着 MTT S80 一起发布的 S3000,其实后续一直有更新。

2023 年 12 月,MTT S4000智算卡发布,主要用于大模型训练和推理;2024年推出基于"平湖"架构的MTT S5000,宣称对标英伟达H100,2025年6月正式交付。

换言之,自 S80 发布之后,摩尔线程手里还有“曲院”、“平湖”两代架构,但都用来做了计算卡而非消费显卡,坊间传闻的“S80没有迭代是因为被掐脖子”的传言自然没玩家信了。

这其实反映了摩尔线程的一个重大动作:业务重心从“To C”,全面转向了“To B”。而这个“华丽转身”,才是激怒游戏玩家的根本原因。

全面“英伟达”化

摩尔线程业务重心的转移,在招股书披露的营收结构里实锤了。

2022年 MTT S80 显卡是绝对主力,占营收近3/4;2023年 S80 的份额骤降至23.67%,B端专业图形产品开始成为主力;再到2024年,S80 显卡的份额只剩2.48%,AI智算产品爆发式增长至77.63%。

最后到了2025年上半年,S80 显卡的份额进一步萎缩至0.49%,AI智算占比逼近95%。

摩尔线程摊牌了:"面对消费级市场的激烈竞争与低利润困境,摩尔线程果断将资源聚焦于B端高价值赛道"。

不得不说,把业务重心从消费级显卡产品向 AI 算力、计算中心转移,“中国英伟达”连动向,都如此像美国英伟达。

其实游戏玩家们应该也心知肚明,英伟达用 “3 年时间,现金储备从 3 亿美元增长到 965 亿美元”的神迹,就是在告诉大家, AI 计算卡是一个会下金鸡蛋的母鸡。

更别说摩尔线程一直都在亏损的泥沼里挣扎。

为了占领市场,MTT S80 这张显卡实际上是以"远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在销售,导致摩尔线程综合毛利率-70.08%,卖一张血亏一张。

因此,2022年至2025年前三季度,他们分别亏损了18.94亿元、17.03亿元、16.18亿元、7.24亿元,短短三年零九个月就合计亏损近60亿。

穷则思变。AI 热潮、英伟达的成功经验、国内市场对 AI 算力卡极大需求,都为摩尔线程指明了道路,他们也确实吃到了转型的甜头。

至少从毛利率来看, 2023 年转向 B 端后,摩尔线程的毛利率就立即转正为25.87%,2024年跃升至 70.71%,2025 上半年稳定在 69.14%,其中 AI 智算产品毛利率 69.37%,而C端显卡毛利率仅12.49%。

在转型之后,摩尔线程乐观地预计能在 2027 年实现盈利。

只不过,摩尔线程是变好了,但也大概率和消费级市场无缘了。

那现在消费级显卡市场的局面是,不仅成了“ AI 霸主”的英伟达、千年老二的 AMD 敷衍了事,连跟随着大哥们的小弟,摩尔线程,也弃它而去。

游戏玩家们不爽、愤怒的点就在这里:

自从 AI 热潮出现,主力做游戏显卡的英伟达、AMD 已经“变心”,堪称是游戏行业的洪水猛兽。

当摩尔线程出现,大家以为以它为代表的国产显卡终于能为游戏玩家,PC 硬件带来新曙光时,没想到结局竟是“天下乌鸦一样黑”。

其实收获这样的评价,摩尔线程有点“冤枉”。商业公司本质是逐利的。特别对一家已经连续多年亏损的公司来说,赚大钱的机会就在眼前,没有理由就这样错过。

想成为“中国英伟达”的摩尔线程,未必是游戏玩家们一厢情愿的“只做游戏卡的英伟达”,也有可能是“做 AI 计算卡的英伟达”,或者更纯粹的,“非常能赚钱的英伟达”。

就是这条路,也并非一片坦途。

不仅像阿里巴巴、百度这样的巨头都有自研的计算卡,纯硬件的大气层有华为昇腾,中高层的竞争对手如沐曦股份也在筹备在科创板 IPO,壁仞、燧原等一批企业也紧追不舍。

摩尔线程能不能真的如愿以偿接过“寒王”的大旗,成为一代新王?祝它好运吧。

发布于:广东

相关推荐

摩尔线程还没上市,“概念股”已经抢飞了
从0到1的摩尔线程,“三生万物”刚刚开始
GPU创业“高烧不退”,摩尔线程完成A轮20亿融资
摩尔线程S90曝光,性能对标RTX4060
游戏显卡价格跳水,摩尔线程能自救吗?
价格跌破1000!摩尔线程显卡降价,值得买吗?
寒武纪与摩尔线程:谁才是AI芯片界的国产英伟达?
摩尔线程启动上市 硬件规格其实不输英伟达
国产显卡厂商摩尔线程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游戏显卡价格直降,摩尔线程能扛起国产大旗吗?

网址: 一签预计赚23万的摩尔线程,被一群人喷成“电子垃圾”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4744.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