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加码末端配送,「九号机器人」推出室内室外两款配送机器人

加码末端配送,「九号机器人」推出室内室外两款配送机器人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19年08月16日 18:37

随着电商和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配送业务得到了井喷式增长。激增的快件数量也给末端配送带来了诸多挑战,“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难以降低也压缩了配送公司的利润空间。据《物流报》的报道,2010—2018年,全国快递平均单价由24.6元/件降至11.9元/件,而当前大部分快递企业给配送员的配送费已升至每单1.0~1.5元。于是,如何提高配送人员的效率,成为了物流和配送公司的降本增效关键。为了应对逐渐升高的配送人工成本,“配送机器人”成了配送企业眼中的“上佳之选”。 

2018年8月,九号机器人发布了第一代「Segway配送机器人S1」,并与美团、饿了么建立了战略合作,正式进入无人配送领域。至今,S1已经累计完成 5000 余公里的实地运行。在此基础之上,九号机器人于今天发布了第二代「Segway配送机器人S2」和「Segway室外配送机器人X1」。

具体来说,「Segway配送机器人S2」主要针对写字楼、商场、酒店、医院等不同场景室内配送需求,同时具备建筑物周边的短距离运动能力:

底盘采用悬挂减震方案,越障更强,机身更稳;

箱体内部空间支持快速自定义配置,可灵活变更 2-4 格箱位;采用自动门设计,机身装有仓位指示灯,方便配送员识别剩余箱格空间;

上下电梯可以实现自主通行,无需人工协助,同时支持单控、群控两种呼梯方式;

配有视觉传感器和可视角度更大的LDS Lidar,可以全方位感知周围环境,灵活避让行人,防轧脚、 防跌落,保障人与物的安全;

支持多机协作配送,每单平均8分钟送达,3台机器人即时配送运力可达300单/天。

「Segway室外配送机器人X1」则是为用户提供园区和校园级、楼到楼之间送达服务的室外自主导航机器人:

拥有350L大容量,运行续航为100km,设计运行速度为20km/h;

采用多线激光雷达+多视觉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360°无死角监测车体及周围环境,比如可自主识别红绿灯、预测人车动向,加上底盘机械刹车功能,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保障。

品类配送范围主要在外卖、商超零食、生鲜等,也可以承担短途跑腿等配送需求;

拥有IP67防尘防水等级,可保障在雨天运行,设计服务场景包括封闭园区、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等。

加码末端配送,「九号机器人」推出室内室外两款配送机器人

九号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王野介绍Segway配送机器人S2

而智能配送机器人要实际落地到具体场景,就必须要实现高可靠性和低成本。

在可靠性方面,Segway配送机器人通过自主研发的VSLAM定位算法、深度视觉技术构建了立体化的自主定位与地图系统,同时搭建了云端和本地运算配合的移动系统,使得配送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可自主实现导航地图的半自动化部署和长期稳定运行,以及避障地图的实时自动更新;另外,云服务平台可以对物品送递全程实时监控预警,保障物品安全不丢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稳定行方面,S2装有3D地面检测传感器,搭载视觉分割算法,可以检测车前方低于3cm的障碍物,解决常见的障碍物压脚问题,也可以同时检测跌落的台阶,极大的增强了运行的安全性。

“深度视觉算法方案可以获得更多环境的增量信息,如纹理、颜色等,随着我们机器人的运行里程越来越长,获得信息量也会越多,算法也会越‘聪明’,机器人的环境适应力、可靠性都会提高。” 九号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王野告诉36氪。

而在成本控制方面,首先,赛格威机器人采用“硬件+软件+云端”的一体化开发方式,在进行设备部署时,无需进行线路布点,任何机器人载入云端地图后即可开始运行。“实地部署和更换机器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王野告诉36氪。

其次,因为通过云服务平台进行机器人实时监控调度管理,可以实现远程运维,节省人力运维成本。

最后,是量产的成本控制能力。九号机器人在平衡车、滑板车两类产品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Segway配送机器人背后是九号机器人的自有工厂和供应链体系,这些因素使得配送机器人能够实现快速量产且在供应链上还能取得价格优势,该公司称,Segway配送机器人成本仅为类似产品的30%。

目前,赛格威的这两款新品配送机器人已经在北京、上海的几个写字楼和园区小范围落地试验,主要任务是在外卖高峰时期进行外卖配送,闲时进行快递配送,累计实验里程已近5000公里公里。

“末端配送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个复杂场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被克服。”王野说,“比如在外卖配送方面,一旦出现延迟配送或是物品损坏,机器人和配送员之间的权责分配问题;以及在用餐高峰期机器人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和人‘挤电梯’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电梯、门禁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配送人员的认知教育等等。”

加码末端配送,「九号机器人」推出室内室外两款配送机器人

Segway室外配送机器人X1

面对这些诸多问题,由于九号机器人短期内不依赖配送机器人业务盈利,也更愿意与合作伙伴高度配合协同解决落地困难。而在盈利模式上,九号机器人的收费模式相对灵活,可以直接向物流企业、外卖平台直接出售配送机器人,收取硬件及维护费用;也可以出售或出租配送机器人,参与配送运营,收取配送分成。

从市场环境来看,而今,“快递、外卖配送人员禁入”已经是大多数写字楼的“标配”,订货人必须下楼取件觉得增加了负担,配送人员苦于等待,降低了配送效率。这样的矛盾使得写字楼内用户的“门对门”配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机器人能够很好的弥补人力的不足,同时还能降低成本。根据九号机器人的估算,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中,单位人力成本是1.5元每千克每公里,而配送机器人可将单位成本降低至5分钱每千克每公里。

这些因素激发了配送企业对配送机器人的需求,付费意愿增强。从2014年开始,starship、Marble、Nuro、Dispatch等公司都利用机器人涉猎无人配送业务,京东、阿里、苏宁、饿了么、美团这些有配送业务场景需求的互联网巨头也公布了自己的无人配送业务规划及进展,同时此前36氪也报道过包括云迹、擎朗智能、真机智能、YOGO、智行者、行深智能国内创业公司也有涉足无人配送业务。

36氪也曾撰文拆解过无人配送机器人赛道的格局、机遇与挑战。其中指出一旦进入试点阶段,有业务场景的合作伙伴往往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也就是说率先进入商用的配送机器人公司会获得先发优势,加速迭代,拉开与后来者的差距。这点也得到了Segway Robotics团队负责人陈子冲的认可,他认为,即便未来配送机器人大范围商用,但是同一个区域也不可能出现数家配送机器人共同营业的情况。

此外,与配送机器人同期发布了的还包括「智能共享滑板车T60」,该产品是针对短交通出行领域市场的海外共享电动滑板车业务而自主研发生产的滑板车。

加码末端配送,「九号机器人」推出室内室外两款配送机器人

智能共享滑板车T60

九号机器人主营业务为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各类智能短程移动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已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已经申请科创板上市,进入“已受理”阶段,其招股书披露,公司高度依赖平衡车、滑板车业务,2016—2018年,两项业务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95%以上。计划上市募集20.77亿元资金,其中1.93亿元将用于智能配送机器人项目上。

据悉,九号机器人曾于2014年10月获得小米、红杉、华山、顺为等资本共同注资8000余万美元;2015年3月31日,九号机器人并购Segway形成新的全球企业;同年,完成了来自Intel和新加坡主权基金6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7年10月,完成来自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管理的基金及中国移动创新产业基金的1亿美金C轮融资。目前,九号机器人的企业估值已经超过15亿美金。

相关阅读:

深度报告:机器人配送商战前夜,再造无人版顺丰与达达

全球第一个机器人配送站来了,无人配送真的可行吗?

创投观察 | 机器人要上楼送货,难题、买路钱和新创业机会都少不了

相关推荐

加码末端配送,「九号机器人」推出室内室外两款配送机器人
创投日报 |「XYZ Robotics」完成A轮融资,Ninebot 推出室内室外两款配送机器人,以及今天值得关注的早期项目
“分拣、配送、存放”全流程覆盖,「坎德拉科技」要实现末端配送入户全自动化
36氪首发 |「优地科技」获数千万B2轮融资,加速拓展室内外“无人配送”市场
疫情之下的末端配送和高危场景,各路「无人车」挺身而出
疫情之下的末端配送和高危场景,各路“无人车”挺身而出
九号机器人冲击科创板,能否摆脱小米代工厂标签?
研发智能化末端物流配送系统, 「道一机器人」尝试用AGV方案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36氪首发 | 「优地科技」完成亿元规模B+轮融资,继续扩充产能
无人配送行业报告:物流“最后一公里”商业化进程探究|36氪创投研究院

网址: 加码末端配送,「九号机器人」推出室内室外两款配送机器人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2339.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