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弘海微创」获数千万A轮融资,推进脑静脉取栓支架临床试验开展
36氪获悉,神经介入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弘海微创」近日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中发展启航基金领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脑静脉取栓支架、颅内静脉支架等产品的研发。
弘海微创成立于2017年,公司聚焦神经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医疗器械研发及产业化,致力于为脑动/静脉、外周动/静脉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系列介入器械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团队具有超过20年血管介入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经验,是国内最早开展介入产品研发的技术人员。
目前,公司研发的脑静脉取栓装置已经进入到注册临床试验阶段,试验将在以北京宣武医院为主要研究者的十几家医院机构开展。弘海微创还有多项创新型静脉介入治疗器械,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
据全国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脑卒中40岁以上患病人数约为1788万人;2019年,中国取栓例数超过4万例,神经介入支架手术约3万例。近年来,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也急需安全、有效的介入疗法填补空白。
由于颅内静脉窦血栓多为亚急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高颅压、头痛、视物模糊、癫痫等,误诊率曾高达90%。随着CTV、MRV等检查手段的普及,在临床上,脑静脉血栓也被逐步重视起来。通过药物抗凝,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且有部分患者抗凝治疗仍预后不佳;而当前机械碎栓的介入疗法对患者损伤较大,易造成血管穿破等并发症。
客观而言,一方面相较于颅内动脉系统,静脉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迂回较多;另一方面颅内静脉血管疾病发病周期长,血栓范围广,取栓操作难度大,这两点制约着颅内静脉窦取栓器械的技术研发。弘海微创自2017年开始技术公关,尝试突破这两大技术难题。
当前,弘海微创研发的脑静脉取栓装置由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而成,顺应性较强,同时结构上网格均匀、边缘光滑(与动脉支架激光雕刻、边缘锋利的特性不同),在碎栓过程中不易损伤血管。另外,前端支架为“∞”形,对血栓可进行径向、轴向、旋转切割及破碎,支架还可由手柄控制大小在管腔内反复操作提高碎栓效率,将取栓操作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20-30分钟。
当前在神经介入领域,缺血性疾病的医疗器械产品以进口厂商为主,且适应症主要为脑动脉系统疾病(部分超适应症使用)。在脑静脉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和研究中,弘海微创有一定先发优势,有望实现疗法突破。
相关推荐
36氪首发 |「弘海微创」获数千万A轮融资,推进脑静脉取栓支架临床试验开展
静脉介入治疗领域国产替代方兴未艾,「天鸿盛捷」获近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立足脑心共治布局神经介入产品线,「心玮医疗」获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
36氪首发丨聚焦国产脑血管介入器械研发,「美诺微创」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54岁医学博士IPO敲钟,市值190亿
脑卒中治疗迈入脑心共治新时代,「心玮医疗」布局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全产品线
36氪首发 | 「禾木生物」获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
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 医保局建立全国耗材招采系统;华昊中天获8.9亿元Pre-IPO轮融资
聚焦神经介入和外周介入,「心凯诺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36氪首发 | 提供脑卒中整体解决方案,「沃比医疗」获数亿元C轮融资
网址: 36氪首发 |「弘海微创」获数千万A轮融资,推进脑静脉取栓支架临床试验开展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24134.html
推荐专业知识

- 136氪首发 | 瞄准企业“流 3926
- 2失联37天的私募大佬现身,但 3218
- 3是时候看到全球新商业版图了! 2808
- 436氪首发 | 「微脉」获1 2759
- 5流浪地球是大刘在电力系统上班 2707
- 6招商知识:商业市场前期调研及 2697
- 7Grab真开始做财富管理了 2610
- 8中国离硬科幻电影时代还有多远 2328
- 9创投周报 Vol.24 | 2183
- 10微医集团近日完成新一轮股权质 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