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新经济全球化媒体论坛:中国的新经济产业发展或重塑世界对未来科技与商业模式的想象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新经济全球化媒体论坛:中国的新经济产业发展或重塑世界对未来科技与商业模式的想象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19年11月27日 15:25

11月26-27日,36氪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2019 WISE 新经济之王大会,大会下设13大会场,邀请超百位新经济社群的代表,共同关注新技术、新场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与融合,连接初创公司、互联网巨头、投资机构、地方政府、传统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聚焦那些脚踏实地、以梦为马的未来产业之王的成长和成熟。

中国新经济的进程或许正在重塑世界对于未来科技以及商业世界运作模式的想象。从 Copy to China 到 Copy from China , 领先的观点不再仅仅来自于发达的欧美市场,一线互联网、独角兽乃至创业公司携手资本“出海”,要把中国的成功故事复制到印度、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跨境商业交流日益频繁。在适应了国内市场极高的新事物接受程度、极快的发展速度后,“出海”企业落地时也难免遭受一些“水土不服”以及来自陌生市场的风险和挑战。

在全球新经济发展中,有不断变化的风口、难以预料的新生事物、永不停息的商业浪潮……而跑在一线的媒体人要做新经济产业发展进程的“捕手”,及时、准确、深入地解读新经济领域的前沿事件,打破跨国企业信息壁垒、链接全球创新生态。在2019年 WISE 新经济之王大会的新经济全球化媒体论坛上,我们邀请到了资深的媒体行业嘉宾,包括日本经济新闻社亚洲科技总编辑山田周平、南华早报科技新闻主编 Chua Kong-ho 、36氪首席内容官李洋、FT中文网出版人张延,由36氪海外业务集团公司 36Kr Global 的 CEO 马成担任主持人,以媒体的视角,讲述一手的产业信息和动态。Enjoy !

以下是新经济全球化媒体论坛的嘉宾问答实录,36氪出海编辑整理。

马成:如何理解中国背景下的新经济,中国的新经济和其他国家有什么区别呢?

山田周平:作为日本媒体的代表,我用比较中日两国的视角、或者用偏日本的观点来讲一下。我认为中国新经济的优点在于速度。日本企业做事慎重,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的时候,速度比较慢,做出来的产品虽然完整,但不见得一定会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碰到这种情况日本企业还需要开发新产品。中国企业的开发速度快,虽然商品或者服务会比较粗放,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也许中国的企业更有效率。

Chua Kong-ho:谈到中国的新经济,我认为一定要提到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相比于美国或者别的地区,中国的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以及新型的社交方式的接受度都比较大

李洋:其实我们应该先去定义什么叫新经济。其实36氪对于新经济其实是有一个定义的:我们认为,新经济公司应该是受到技术和资本驱动下的市场化公司,他们打造了一个新的商业生态的样貌。

新经济本身是一个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基本都是新经济公司。而中国的新经济是有自己的特点的:

第一,中国是一个拥有10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在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之下,全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传统经济在过去很多年里都没有达到这样的统一。还有包括我们刚刚说到的市场发展速度很快,这些特点都已经形成了。

第二,中国的商业基础相对薄弱,从1978年改革开始;新一代的民营大公司是从1984年开始的,比如联想、万科,它们都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创业的;很多新经济公司是从2014年开始的,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洗礼下陆续诞生。像零售、工业等领域,它们不是“顽固派”——因为基础薄弱,它们没有形成抵抗力,当新技术和资本试图去改变它们的时候,能快速迎接这种变化。所以我们会看到包括汽车、地产在内的很多领域都受到了新经济的影响。

放眼全球,中国的创投生态是非常完备的,其中包括了全国几千家私募机构,现在一些大公司、独角兽公司、地方政府也参与进来,是有一个生态链的。

张延:我非常同意前面三位嘉宾的发言。中国新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市场对新东西的接受度很高,每年和每年之间的风口是完全不一样的,试错能力也很强;在经过一定阶段的试错之后,公司会慢慢开始沉淀,走向一个更踏实的发展情况。这是很多其他市场不具备的。另外就是市场的潜力,无论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还是产品、技术,都有足够的市场去试,这是其他市场所不具备。

马成:从媒体角度来看,中国发展起来的这些科技和新经济企业,对于亚洲乃至全球的新经济会有什么影响呢?

山田周平:我再次用日本的例子来解释一下。传统的想法是,日本科技许多都源于美国。但最近日本人的理念也有一点改变。近三四年来,华为成为日本高端机的常见选项,OPPO 手机最近挺受欢迎,上个月小米也宣布进入了日本市场。另外是二维码支付,日本的便利店罗森,旗下有14000家店铺,都可以用支付宝来支付,这是两年前就已经开始提供给中国游客的服务。日本人的看法有一些改变,认识到中国也是未来科技的来源之一。

Chua Kong-ho:上世纪90年代末,比较明显的是 Copy to China 的模式,把欧美一些流行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来。现在的趋势则是 Copy from China,像 Grab 这样的东南亚独角兽基本上都可以讲是采用中国互联网一线的模式,这在东南亚很明显。美国也受到了影响,比如 Facebook 的扎克伯格对 TikTok 的一些评论。基本上,包括 Facebook 在内一些美国大科技公司也开始做短视频、直播电商,或者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投资和研究。

李洋:抖音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字节跳动是中国广告营收第二大的公司,第一大当然是阿里。据第三方数据,字节跳动上半年已经实现了500亿人民币的广告营收,从全球市场来看,它推出了 TikTok ,中国本土叫抖音。这款产品在 App Store 和谷歌市场的总下载量达到了15亿次。这是中国的大科技公司“入侵”主流市场的例证, 但我们也必须得承认,像华为、头条这类公司的数量还是非常少。

包括我们提到的东南亚市场上,BAT、一些独角兽已经有所布局,大家都是用资本把中国现有的模式复制到新兴市场中去。这部分是很活跃的,也能够对东南亚国家有一个广泛的影响,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个比较新的现象。

张延:刚刚我们提到了 TikTok,欧洲几年前还有过关于电商的讨论。大家觉得这个技术、想法我们也有,但是我们没有做。有很多学者,包括政策的制定者都有自己的考量,比如各自的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情况,比如就业等。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包括科技的发展,一定会对其他市场产生影响。无论是阿里、腾讯、还是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它们走出去的时候一定会在当地引起很多反响。无论是好的,还是不那么好的,争论、讨论肯定是免不了的。

经过一定时间后,当地的资本可能还会对中国很多项目、技术应用产生很大的兴趣。英国有一些政府或者半政府机构,已经想方设法吸引中国的科技创业者去欧洲。当地有很多科学家资源,他们也希望通过政策吸引到中国企业家。这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最终还是会达到大家共同的、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趋势。

马成:中国对于亚洲全球化、新经济的发展,推动作用非常大,但类似于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还是少数。各位站在媒体人的角度,对中国陆续出海的科技和新经济企业有什么建议?当它们出海的时候,如何融入到全球化的新经济当中呢?

张延:这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不仅仅是新经济企业,传统经济企业走向全球化的那个时间点,已经在讨论遇到的一些问题。新的市场跟国内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仅是人口数量的不一样,人口素质、市场需求、文化、法律环境也不一样。对于新经济企业来讲,在某些市场会碰到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中国的新经济企业已经适应了国内市场的“快”:市场会很愿意去尝试、接受企业推出的东西,并且可以非常快的变现。但到了其他市场,无论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碰到的情况可能会完全不一样。首先,需要去调整心态和战略,给当地市场时间、自己适应市场的时间。与此同时,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也是大家不得不去考虑的点,因为做企业最终要跟人打交道,要融入到当地的环境当中。文化不仅仅是语言,不是说会讲当地的语言就可以做到很好,需要很多潜移默化的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到当地的文化,以及对当地的应有的社会责任。这需要大家在一定阶段认真地去考虑。

李洋:过去,像海尔这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把产品输出到全球;现在,越来越多的团队带着资本的性质,有一些创业公司带着团队就可以把自己的服务移到另外一个新兴市场去,很多公司更多是以赚钱、变现为目标。资本有它的“贪婪性”,会有寻求退出。希望大家有更长远的心态,因为这些市场有更长足的发展机遇。一个公司如果急于赚钱,而不是输出品牌、价值观、社会责任的话,方向上不成熟,给新兴市场带来的影响不一定完全是好的。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需要去克服或者长远考虑。

Chua Kong-ho:如果中国公司要出海国际化的话,在人才方面也要国际化。之前我们看到有一些美国公司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中国公司出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东南亚有六七亿人口,但有11个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各个国家的国情也不一样。如果人才方面没有国际化,不了解当地情况的话,可能会有一点困难。

山田周平:谈到中国科技产业的国际化,我提出两点。谈到硬件的话,这都不是问题。华为手机质量很好,它在开拓日本市场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谈到服务的话,还是有一些问题。比如罗森便利店,很多个店铺可以用支付宝,但只有中国游客可以用。懂中文、在中国生活过的日本人,也没有办法用支付宝的系统。我从东京出差过来,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办法用滴滴,去什么地方要靠朋友叫出租车,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象。中国的服务业要国际化的话,要让外国人也能用到中国的系统。

另外一点是语言。在日本,一些日本人也懂英文。但坦白讲日本懂中文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从普及的角度来讲,用中文提供这些服务也许会碰到一些困难。

马成:展望亚洲的科技和新经济发展的话,大家觉得未来五到十年会是怎样的呢?

张延:五到十年肯定是一个向好的趋势。我是一个乐观的人,不仅仅是中国,包括亚洲其他市场,未来的科技发展、新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向好的趋势。谈到关键性的问题,比如隐私保护、数据保护、人工智能的社会责任等等——新事物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着很多具体的问题。 我相信在亚洲各个市场都会讨论到,大家最终会有一个共识。当然,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不一定是一个好事情,过于严苛,限制了一些企业的业务开展。同时考虑到推出 GDPR 的初衷,相信未来亚洲会需要走到这样的步骤。

李洋:从全球大趋势、大市场环境来看,亚洲绝对是一个最具有潜力的新兴市场或者区域。拉美和非洲,距离我们现有的情况还有一定的差距。

亚洲既有日本、中国这样体量比较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有一些区域的新兴经济体,同时还有大量的人口等待脱贫,走向小康、走向现代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会产生在中国前几十年看到的人口红利。这些事一定会上演,包括在印尼、印度看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中国的故事。我个人对五到十年内整个亚洲市场的繁荣还是非常乐观的。现在包括很多投资,也已经进入到东南亚、南亚市场里面。我们预期他们在未来的时间里面,都会开花结果。

Chua Kong-ho:我对这五到十年也很乐观,因为亚洲很多新兴国家跟中国五到十年前也一样,有很多痛点,像教育、医疗的资源如何分配。而科技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科技已经起了很大的作用,相信别的地区也是一样的。

马成:最后一个问题,请分享一下四位老师看到的,中国的科技和新经济发展里面最有趣的一个现象。

Chua Kong-ho:回到 TikTok ,我自己是看不太懂的,但很多同事很喜欢。有一位同事是女生,夏天剪了一个头发,叫她的发型师拍了一个短视频传上去,过了千万的点击量。我们都说,你可以去做网红了,可惜是从背后拍的,所以没有人知道她长什么样,好像红不了。

现在是短视频,以后是什么新东西就不知道了。因为中国有8亿到10亿的线上用户,所以要打赌说下一波浪潮从哪一个区域来的话,我觉得很有可能从中国来。

李洋:中国在一些硬核科技上,距离世界的先进水平还有一段的距离,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也是未来中国可以加强的方向。谈到新经济领域里面最有趣的现象,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或者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新经济公司对中国社会的贡献是就业和商业民主化。

今天上午我和一个叫比心陪练的公司聊了一下,有钢琴陪练、英语口语陪练,比心陪练做的是游戏陪练,跟你一起玩游戏。这个市场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得多,陪练师兼职和在职的人很多。像它这种类型的新经济公司,自己解决的就业不见得非常多。但是它作为平台,给到某方面有特长的人一个就业的机会。美团、滴滴、饿了么、淘宝等平台,他们解决的就业是数以千万计或者上亿的。

这是新经济公司给中国带来的特殊现象,也比较有趣。而且总是在你意料之外,你不知道下一个风口在哪,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追风口。但是它可以穿透圈层,中国在全球来看也是一个圈层没有那么固化的社会,跟五到十年新经济公司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包括商业的民主化,可以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很多产品;包括今年国潮的崛起——它的质量并不差,在技术推动下,有更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可以让很多制造业品牌走到台前,给消费者提供更有性价比的产品。这就是新经济在这个时代一个挺有趣的地方。

像李佳琦,还有TikTok上面一些网红现象。李佳琦能够跟董明珠在一起去领奖,这是三四年前想不到的,一个企业家怎么可能跟一个新晋的网红坐在一起,但现在就发生了。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张延:我很关注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教育、教育、制造业、办公领域等等。今年我们做了一些项目,也有一些观察。中国新经济产业发展带来各种各样的现象,无论是网红还是一些全新现象,其实在冲击很多传统的思维方式和领域。我两周前才知道李佳琦,因为我不网购,所以完全不知道这个人。但我去给一个传统行业的公司去做营销的分享时, 他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一定要去讲这些新东西,要讲网红、直播,所以我就要去学习,看了所有的资料,我也非常震惊。虽然我也看不懂,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它就是带来了这样的影响。它在双十一,就带来了这样的一个销量,结果就摆在那里。

今年我们做了一些项目,发现一些传统的奢侈品牌,已经开始在关注,甚至做营销过程中已经在关注新经济领域里面的企业、新的项目和现象。从定价、营销理念、销售体系来看,它们其实非常传统;但是这个过程中,它们受到冲击以后,愿意去学习,愿意看新的营销领域发生什么,新经济公司怎么做。这个过程就是传统走向新、新再向传统学习的不断相互学习的过程。

这样的新经济产业给媒体很多机会,我们有更多可以去观察、报道的点,也是为什么会有36氪的WISE大会。我们FT和日经、南华被定义为比较传统的媒体。但是在中国市场上,我们都在花很大的精力、时间、版面去看所有的新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也非常同意,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

新经济全球化媒体论坛:中国的新经济产业发展或重塑世界对未来科技与商业模式的想象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新经济全球化媒体论坛:中国的新经济产业发展或重塑世界对未来科技与商业模式的想象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相关推荐

新经济全球化媒体论坛:中国的新经济产业发展或重塑世界对未来科技与商业模式的想象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36K Global CEO马成:打破亚洲跨境信息不对称,第一个到达最具商业机会的市场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36氪马金男:互联网下半场的增长点将转向产业端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KIP中国合伙人王平:出海南亚和东南亚的投资趋势 | 2019 WISE 新经济之王大会
兼职猫创始人王锐:重构未来的生产关系,灵活用工赋能组织升级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产业互联网浪潮下,AI如何掘金To B场景?|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Facebook大中华区商务发展负责人陈震:出海赛道的三个机会|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Lazada跨境招商与服务生态高级副总裁钟亮华:浅析东南亚市场的潜力与跨境电商的机遇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谁才是中国新经济公司的首选交易所?港交所激辩纳斯达克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四达时代:非洲,全球最被低估的市场丨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网址: 新经济全球化媒体论坛:中国的新经济产业发展或重塑世界对未来科技与商业模式的想象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4678.html

所属分类:商业市场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