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罗永浩VS华与华,“营销大师”的皇帝新衣被扒下?​

罗永浩VS华与华,“营销大师”的皇帝新衣被扒下?​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9月16日 01:18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这几天,一场“舌战”在互联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主角之一是自带话题的罗永浩,另一位则是在营销界被视作“大神”般存在的华与华。

事情起源于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吐槽,这本是一次普通消费者对商家的质疑,却因为华与华的介入,演变成了一场罗永浩对华与华的“讨伐”,将华与华过往的诸多案例拉到了聚光灯下审视,曾经那些被奉为经典的营销案例,如今也被指存在诸多问题。

从西贝争议到罗永浩对华与华的“宣战”

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吐槽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他的言辞直接且犀利,称“花了人均200多块钱,居然吃了一顿预制菜,味道还不怎么样”。此言论一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毕竟西贝一直以来给消费者的印象是西北特色美食、现场制作、品质优良。罗永浩的爆料,让大众对西贝的菜品模式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西贝方面很快做出回应,创始人贾国龙态度强硬,不仅否认西贝使用预制菜(按照其对预制菜的定义),还宣布起诉罗永浩,试图以法律手段来维护西贝的声誉。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随着事件的发酵,华与华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华与华作为西贝的长期品牌战略合作伙伴,其创始人华杉公开表态支持贾国龙,称这并非危机公关,因为西贝根本不存在危机,甚至指责罗永浩是“网络黑嘴”,主张西贝与罗永浩“硬杠”到底。华杉的这番言论,瞬间将华与华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彻底激怒了罗永浩。

9月14日晚间,罗永浩在直播中火力全开,将矛头直接对准华与华。他言辞激烈地批评道:“收着6000万咨询费,就教西贝用这套话术糊弄人?他作为收费的,帮它(西贝)做市场定位和营销的,竟然在边上呼吁它干。我可以认为这是当着全国读者和观众的面,华与华证明了他们家给企业做这种支招的,这是纯扯淡的。”罗永浩甚至直接喊话华与华,要求其托共同的朋友私下道歉,否则将深挖华与华历史上的问题。

这场原本关于西贝预制菜的争议,至此已经演变成了罗永浩与华与华之间的一场激烈交锋,而随着双方矛盾的公开化,华与华过往的一些失败案例也被陆续扒出。随即,华与华的老板私下对罗永浩道歉。

华与华那些“翻车”的品牌案例

目前,西贝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亲嘴打折节”到预制菜争议的品牌损耗,华与华“功不可没。

西贝与华与华的合作由来已久,在合作期间,华与华为西贝打造了多个营销概念,如“I莜”“亲嘴打折节”“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等。其中,“亲嘴打折节”曾引发广泛争议。这个营销活动以鼓励情侣在西贝门店当众亲嘴为噱头,来换取用餐折扣。

从营销角度看,它确实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关注,让西贝的品牌曝光度大幅提升。然而,这种营销方式也引发了诸多负面评价。许多消费者认为这种活动过于低俗,与西贝所倡导的美食文化背道而驰,甚至有部分消费者因此对西贝产生反感。

而此次预制菜争议,更是将华与华在品牌战略与危机公关方面的问题暴露无遗。在面对罗永浩的质疑时,华与华建议西贝采取强硬对抗的策略,不仅没有平息舆论,反而让事件进一步发酵,西贝的品牌形象遭受重创。

有业内人士分析,华与华在此次事件中,没有准确把握消费者对餐饮行业透明化、真实性的需求趋势,仍然试图用传统的营销手段来掩盖问题,结果适得其反。

在白酒行业,华与华为金沙摘要打造的“争上游,喝摘要”口号,也被业内认为是一次失败的品牌定位。白酒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社交属性的产品,其品牌价值往往与历史传承、品质口感、文化内涵等因素紧密相关。

华与华提出的“争上游”口号,试图将白酒与职场奋斗、成功学等概念联系起来,然而却忽视了白酒本身的社交货币属性和消费者对于白酒品牌的情感诉求。这一口号不仅没有准确传达金沙摘要的品牌核心价值,反而让消费者感到突兀和不恰当。

相比之下,同价位的其他白酒品牌,如习酒窖藏1988以“重要时刻见证者”的定位,精准切中了商务宴请、重要聚会等场景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金沙摘要在华与华的操盘下,未能有效提升其在高端白酒市场的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反而陷入了战略迷失的困境,这也成为华与华在白酒行业的一个失败典型。

还有,曾经华与华为三精制药打造的“蓝瓶的钙,好喝的钙”广告深入人心,蓝瓶这一超级符号在当时确实为三精制药的产品带来了极高的辨识度和市场销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一符号化的营销弊端逐渐显现。

三精制药过于依赖蓝瓶这一视觉符号,而在产品研发、质量提升、品牌多元化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竞争对手推出类似的产品或采用更具创新性的营销手段时,三精制药的市场份额迅速下滑。

而且,后来三精制药还陷入了一些质量风波,此时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度大幅降低,曾经的蓝瓶优势也无法再挽回局面。这一案例表明,华与华的超级符号理论在长期的品牌发展中,可能无法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竞争力,过于注重符号的打造而忽视品牌内核的建设,会让企业在市场波动中变得脆弱不堪。

“超级符号”的局限与华与华的未来困局

华与华的“超级符号”理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寻找或创造一个大众熟知、具有高辨识度的符号,将其与品牌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快速传播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目的。这一理论在过去的许多案例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小葵花儿童药的“小葵花”形象、厨邦酱油的“绿格子”等。

然而,从上述失败案例可以看出,“超级符号”理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它过于注重品牌的外在传播,而忽视了品牌内在价值的塑造。一个品牌要想长期立足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仅仅依靠一个醒目的符号是远远不够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内在因素才是根本。

其次,“超级符号”理论在应对复杂的市场变化和危机公关时,显得力不从心。在当今竞争激烈、信息传播迅速的市场环境下,品牌面临的挑战多种多样,一旦出现负面事件,如西贝的预制菜争议,单纯依靠符号化的营销手段无法有效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因为忽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情感诉求,而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再者,“超级符号”理论容易导致品牌的同质化。当众多品牌都试图通过打造超级符号来吸引消费者时,市场上会出现大量类似的营销手段,消费者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品牌之间也难以形成真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面对罗永浩的公开指责以及过往失败案例被不断曝光,华与华正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心,其未来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华与华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服务模式和理论体系。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打造表面的营销符号,而应深入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本质、市场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从品牌战略、产品研发、危机公关等多个维度为客户提供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华与华需要积极应对此次舆论危机。对于罗永浩的喊话,华与华不能继续选择沉默,而应给出一个合理的回应。如果华与华能够正视自身在西贝事件中的问题,诚恳地向公众和客户道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或许还有机会挽回部分声誉。否则,随着负面舆论的持续发酵,华与华不仅可能失去现有客户的信任,未来拓展新客户也将变得异常困难。

此外,华与华还需要在行业内重塑自己的形象。通过参与行业交流、发布专业研究报告等方式,展示自己在品牌营销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重新赢得行业的认可。

此次罗永浩与华与华的交锋,不仅是一场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争论,更是对当前营销行业一些现象和理论的一次深刻反思。华与华作为营销行业的知名企业,虽然此时面对罗永浩以道歉而结尾,可其面临的问题也为其他营销机构敲响了警钟。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营销机构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真正以客户和消费者为中心,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那些只注重表面功夫、忽视品牌本质的营销手段,终将会被市场所淘汰。

【天眼查显示】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 (曾用名:上海华与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超过了68%的上海市同行,实缴资本200万人民币。

发布于:江苏

相关推荐

安兔兔VS鲁大师:跑分软件堕落史
华与华兄弟:卖符号和词语二十年
爱美客VS华熙生物,“看脸时代”谁是老大?| 角斗场
华米,活在小米的阴影下
黄峥、宿华、张一鸣的中场战事
华谊VS光线,张艺谋VS陈凯歌,国庆档谁会是赢家?
入华12年,苹果的营销怎么做的?
黄峥、宿华、张一鸣:相逢在中场
对话范达唐华:明星基金经理vs量化基本面,投资者该相信谁?
华米难独立

网址: 罗永浩VS华与华,“营销大师”的皇帝新衣被扒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4188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