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明星基金难逃“冠军魔咒”

明星基金难逃“冠军魔咒”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01月04日 09:41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王妍,编辑:李悦,36氪经授权发布。

同时站在冠军、亚军和季军领奖台上,是一种什么体验?

2020年,农银汇理基金的赵诣包揽了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前三,他管理的三只基金年回报率分别高达166.57%、163.49%和154.88%。

赵诣并非第一个如此风光的基金经理。

2019年,广发基金刘格菘也曾包揽主动权益基金前三,成为公募基金界最火的人。

在冠军光环照耀下,刘格菘管理的基金在2020年急速膨胀。截至目前,刘格菘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达到821亿元,成为当之无愧的“公募一哥”。

然而,刘格菘管理的基金业绩在2020年并没有突出表现。

除了刘格菘,还有很多明星基金经理,借着以往的业绩光环大举吸金。在牛市中,巨量资金涌入市场,基金经理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被无限放大,明星基金经理借势发行新产品似乎已成为基金公司的共识。

高处不胜寒。当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暴涨趋于常态化后,规模和业绩能否兼顾,成为横亘在基金公司和投资者预期之间的关键问题。

“公募一哥”掉队

2019年,凭借广发双擎升级A等三只业绩翻倍基金,刘格菘成为国内公募史上第一个包揽主动权益基金前三的基金经理,一时风光无限。

作为一名聚焦科技创新的成长股猎手,他的基金组合中,前三大行业是电子、计算机和医药,前十大重仓股中出现了圣邦股份、康泰生物、中国软件等牛股。

2019年,5G商用时代正式开启,叠加国产替代浪潮袭来,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股迎来一波上涨热潮。同时,医药板块受到4+7带量采购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影响,相关概念股涨幅居前。这些公司市值的大幅上涨,令广发双擎升级A等产品业绩得以兑现。

明星光环加持下,广发基金对刘格菘进行了持续营销,并发行了多只爆款基金。2020年1月17日,广发科技先锋基金发行,募集规模上限设定为80亿元。发行当天,其认购规模竟然达到了921.6亿元,最终配售比例低至8.68%。

超低的配售比显然未能满足一众粉丝的胃口,基金成立后,仍有不少投资者迅速跑步入场。2020年一季度末,广发科技先锋基金规模为248.38亿元,并于6月30日达到257.38亿元,俨然是一只超级巨无霸基金。

除了新发产品外,刘格菘的老基金也获得了大批投资者追捧。2019年的冠军广发双擎升级A从2019年三季度的8.63亿元,迅速扩张至2020年9月底的195.09亿元,资金规模膨胀数十倍,位列偏股混合型基金第11位。

从基金份额看,广发双擎升级A 2019年三季度为4.96亿份,到了2020年9月底,已经变成63.32亿份,短短一年时间获得了60亿份额的净申购。

这就是冠军光环的力量。大多数投资者是冲着刘格菘业绩而来,希望他能够延续去年优异的成绩。

但2020年市场风格发生了改变,受集采等影响,原本走势强劲的医药板块回撤明显,半导体板块也因前期估值过高大幅回调。

2020年,刘格菘对重仓股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整,但始终没离开电子、计算机和医药这三个板块。3月和7月,科技股和医药板块多次出现深度回调,刘格菘的重仓股也未能幸免。旗下多只基金回撤明显,广发双擎升级A最大回撤高达20.25%,买在高点的投资者不免要遭遇一定的亏损。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刘格菘管理的九只产品中,广发鑫享的年内业绩最为突出,以109.3%的收益率暂居灵活配置型基金第23名和混合型基金第34名。此外,广发创新多元等五只基金年内收益超过50%,虽然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但是未能延续前一年的运气。

如今,新的“超级冠军”赵诣横空出世,与“前浪”刘格菘的战绩一样辉煌。但他明年会取得怎样的成绩,市场已经开始担心。

冠军魔咒

正如香港股票市场屡屡应验的“丁蟹效应”,国内基金行业往往也难逃“冠军魔咒”。

很多普通投资者偏好通过历史业绩机械式挑选基金,但是热门基金能够实现投资者预期收益率的概率有多高呢?

市界对往年热门基金的情况做了一定的数据梳理。我们选取了热门基金获奖当年的收益率、获奖次年的收益率以及同类排名。

可以看出,从2008年至今,冠军基金从神坛跌落的不在少数。每年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冠军能够在次年保持前十位置的,仅有王亚伟的华夏大盘精选和富国低碳环保。而华商盛世成长、中欧成长和海富通国策导向,次年的收益和排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作为公募基金行业的王者,王亚伟的“老大地位”难以撼动,他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年化回报率高达49.77%,业界对王亚伟的一致评价是:“长于选股,善于择时”。即便是他,也难以成为常青树。

2012年,王亚伟功成身退,从华夏基金离开后创立了千合资本。此后,千合资本的一举一动依然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近几年来,外界听到最多的消息就是王亚伟踩雷某家公司。据私募排排网公开数据显示,千合资本成立8年来的年化收益率是20.84%。虽然这样的业绩也说得过去,但与当年华夏大盘精选的收益率差距甚远。

在业内人士张晨看来,冠军基金业绩难以保持的关键,主要源于基础市场行情的多变。由于市场始终处于动态环境下,风向会根据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出现变化。当风口正盛的时候,这只产品大概率会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收益。一旦风格切换,基金没能及时调整,就会出现不赚钱或者亏钱的情况。

此外,从风格上来说,不管是牛市翻倍基金还是熊市防御基金,能够成为冠军的产品,策略上都是偏激进的,重仓股的集中度会比较高。

能够在适当环境下选择合适的策略,同时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才是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外在体现。

15%的年化收益率,被视为公募行业基金经理的分水岭,要知道股神巴菲特的几何年化收益率不过是21%,但是经过持之以恒的坚持,投资55年后,巴菲特成为了世界顶级富豪。

有人将投资比作长跑,起跑时差距甚微,但是随着路程越来越远,相互间距离被逐渐拉开,优秀的选手可谓是凤毛麟角。

能够在穿越牛熊后取得15%以上的年化收益,才是“万中无一”的高手。投资者时常忽略长远复利的魔力,基金经理通常一、两年的业绩优异就会引起市场高度关注,获得市场资金疯狂追捧,基金规模飞速膨胀。

规模是把双刃剑

基金经理们一战成名后,公司会在利益驱动下帮他们迅速扩张产品规模,但如何驾驭规模更大的基金无疑是重大挑战。

2020年,公募行业高歌猛进,管理规模再创新高,突破18.75万亿大关,基金产品数量以7783只达到历史新高。

借着牛市的东风,基金募资金额不断创出新高,2020年有35只基金首次募资规模超过百亿。2020年7月8日,鹏华匠心精选以发行当日296.91亿元募资规模引爆市场,渠道消息称该基金总申购规模可能超过1300亿元,破历史纪录。

市场一片大好,基金经理乘风而起,迎来职业高光时刻。

截至目前,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中(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管理规模突破500亿的已达到7人,32名基金经理的总管理规模超过300亿,管理规模加总为1.46万亿。

截至12月31日,主动权益类基金总规模为4.55万亿,也就是说32%的资金掌握在这32位基金经理手上。明星光环笼罩下,这些优秀的基金经理无疑成为流量担当,在市场上的话语权逐渐被放大。

从管理规模超过500亿的基金经理来看,他们无一例外都来自于头部基金公司。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到,除了刘彦春未发产品外,大部分基金经理的规模都是在2020年得到飞跃,新发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占比较大。

其中,鹏华基金的基金经理王宗合最为特殊,九成在管规模来自于新发产品。在发行新产品的同时,王宗合将鹏华策略回报和鹏华优选回报转手,新基金经理分别是从业年限不足半年的郭盈以及新生代基金经理孟昊。

管理规模是基金行业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规模结果导向致使很多基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规模扩张。一边发行巨无霸基金,一边对存量基金持续营销,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2020年A股市场表现亮眼,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显著,投资者比较乐观,新发产品募资规模不断创新高。

针对这一现象,多位业内人士对市界表示,目前主动权益基金向“大基金”发展已成为趋势。只要A股市场表现相对强劲,资金流动性较为宽松,大基金发展趋势还将得以延续。

市场素有规模和业绩难以兼顾的说法,单一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或单只基金管理规模过大都会引起市场质疑。

此外,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日趋普遍,很多基金经理会挂名多只产品,但其本身不参与每只产品的投资决策。

张晨告诉市界,有些基金即使只有一个基金经理,也不排除有基金经理助理代为操作的可能,因此,即使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业绩也会有很大差别。投资者在挑选产品时,应关注基金经理的旗舰产品。

从单只产品规模来看,基金规模与持股集中度呈现反向关系。基金规模越大,持股集中度就会越低,配置就会愈加趋于指数化,业绩趋于市场平均,所以产品难有突出表现。相反,中小规模的基金集中度较高,产品容易出现极端表现。

大规模的基金因为业绩相对平稳,一直以来是FOF等机构资金的心头好。而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相对平稳的业绩可能会低于一些投资者心理预期。同样,中小规模产品,行业集中度较高,容易出现暴涨暴跌情况,投资者按需选择产品或许更为妥当。

百嘉基金发起人王群航向市界表示,“管理规模只是我们对业绩预期的一个方面,仅通过总管理规模判断业绩趋势过于片面。很多基金经理将旗舰产品打理得非常好,业绩也很突出,目前来看100多亿的基金也是可以选择的,但前提是要仔细研究基金经理的中长期历史业绩,切忌盲目选择。”

成功者的诅咒在投资领域也非常引人关注。对过往环境适应的人才会成功,但环境会变,多数成功者很难跟上环境的变化,过去的成功经验反而会导致失败。

对明星基金经理们来说,市场风格的变化,以及如何适应陡然增长的管理规模,都是他们绕不开的坎。

(文中张晨为化名)

相关推荐

明星基金难逃“冠军魔咒”
爆款基金,明星经理,都难破一个赚钱魔咒
爆火之后一地鸡毛,现象级图像APP是否难逃「月抛」宿命?
富国改革动力,这只亏损35%的“明星基金”经历了什么?
2020年基金业绩榜揭晓!冠军收益超166%,行业又现“大满贯”
苹果公司:打破规模经济的魔咒
死亡公司烧钱榜:独角兽获近25亿资金也难逃陨落,运营十年的互联网“老将”终消失
像亚马逊那样打破“大公司魔咒”
基金造星运动: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造车新势力烧钱几千亿:混合式“作死”,难逃C轮死魔咒

网址: 明星基金难逃“冠军魔咒”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15974.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