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知识 25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经验:从碎片化到网络化(四)

25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经验:从碎片化到网络化(四)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2年05月10日 14:10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数字化以及互联网让我们可以获得的知识呈爆发式的增长,作为对知识无比渴望的食知动物(Infovores),我们仿佛恨不得把知识通通都吃进去,各种下载、收藏,复制、粘贴……可是却疏于消化整理,要么将知识束之高阁,要么想找时却不知道把它放哪里去了。这就是大多数人知识管理的现状,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问题,那么这位知识管理经验超过 25 年的人的分享值得一看,但关键是:要付诸实践。文章来自编译,篇幅关系,我们分四部分刊出,此为第四部分。

相关阅读:

25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经验:从碎片化到网络化(一)

25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经验:从碎片化到网络化(二)

25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经验:从碎片化到网络化(三)

电影、电视节目以及游戏目录

我喜欢跟踪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进展情况: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以及内容消费的进展情况。

作为电影、电视剧以及动漫的忠实粉丝,我需要有手段来跟踪哪些内容我看过或没看过,哪些内容我可以访问等。一开始,我会用文本文件来跟踪我拥有哪些媒体,以及相关状态(已看、已删等)。后来我改用 Ant Movie Catalog,通过这个我可以抓取 IMDb 的信息。

但随着在线平台的成熟,我开始越来越依赖这些平台: 电影用 IMDb,电视节目与动漫 TV 用 Time 与 Netflix,看书用 Goodreads 与 Calibre。再次地,需要在“安全”与用户体验之间做出权衡。

至于视频游戏,我仍然用我的 wiki 去维护一份清单,上面列出了我手头拥有的不同平台的游戏及其完成状态。我积压没玩的游戏太多了。大部分的 PS2、PS3、PS4 以及 PC 游戏我还没有玩过。而且也不会很快就能玩完,因为最近这段时间我玩得不多。

我最近迷上了棋盘游戏,然后用 BoardGameGeek (BGG) 保留我的列表。 BGG 不错,因为它可以将游戏标记为已拥有、曾经拥有、用于交易、预购或愿望清单等,也可以记录下玩法和游戏详细信息。

将来,我希望拿回我的数据所有权,并找到其他解决方案来跟踪这一切,而不是依赖随时可能会消失的第三方服务。

让过去成为过去

随着 Netflix、 Spotify 及各种竞争对手的崛起,再收藏电影、电视节目和音乐已经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当然,我手头还掌握着一些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宝贵资源,但这样的资源并不多。此外,我保存在离线磁盘上的旧电影都是 SD(标清)格式的,我当然不想再去找质量更好的版本了。我已经没有时间去做这种事情了。

我觉得我已经坦然接受了这一点:我该放下过去了。我没有给自己施加压力,但我在摆脱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我正在慢慢做这件事。要深思熟虑。与其说我害怕失去重要的东西,不如说是因为我有着美好的回忆,我意识到我需要时间才能接受删除一些东西,哪怕我知道我再也不需要那些东西了。在与我的朋友 André 讨论时,他提到了对事物的情感依恋,并给出了藤麻理惠的建议,要我学会断舍离。我想了一下,虽说我确实对生活当中的很多实物并不迷恋,但对于很多的数字事物,我确实有这种迷恋。

用 wiki 作为单一事实来源

自从我用上 Commodore 64 以来,我用过无数的工具来编写和保留信息。我从简单的文本文件开始,并在尝试了各种笔记/日记 app 之后,然后才意识到 Wiki 很棒。我是 MediaWiki 的早期使用者。多年来,我在我的 NAS 上一直托管着它的一个实例,并用它为我自己和家人汇聚了大量信息:

配置(比方说,Windows 和 Linux 设置、家庭网络设置、路由器配置、KODI 、 Plex 、 RPis等)

家庭故事

硬件清单:我们买了什么,来自哪里,什么时候买的,保修期等

清单:游戏,假期的想法

各个阶段的项目点子与计划

一开始有点乱,因为我还存了工作相关的笔记,学习笔记等等。但后来我把“知识”部分给提取出来了。

几年后,我又换成了 DokuWiki,然后再转到了 Atlassian Confluence,直到 Notion 出现。去年,我终于完成了搬家,告别了一直沿用的 wiki。

长期以来,wiki 一直是我的唯一信息来源。只要我需要找信息,我总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找:就从我的 wiki 开始。我还保留了很多硬盘,每个硬盘都保存了我的部分数据拼图。由于我的清单都放在 wiki 上,去那里就可以看哪个磁盘包含有我想要的东西。就这个意义而言,我的 wiki 也属于元数据存储。

另一个例子是我的用户资料。像大多数人一样,我有无数的在线个人资料,每一份档案都有一张照片、一个简介以及其他信息。如果我决定要更改头像的话,我得跑到 30 多个不同的地方。我不想记这些细节,于是就把它们放到了我的 wiki 里面。

我的 PKM 系统、我的流程、我的命名方案等也都是这样。一旦我开始保存新信息或要移动东西,我都要更新我的 wiki ,来随时记录最新情况。

随着在线服务数量爆发式的增长,对于能够跟踪什么东西在哪里来说,拥有一个 wiki 非常重要。

写作以及思考工具 ( TfT )

到目前为止,我几乎都还没讨论过个人知识管理室里面的那头大象:笔记、日记、笔记本,以及它们的宝藏。Evernote 我已经用了很多年了。它是我“外部知识”的神经中心。里面存放了我的笔记、我的点子、我的思考,还有我的发现等。

多年来,我都会定期记笔记并进行维护,在学习的同时记录东西,但我并没有往这项活动投入太多的思考和精力。我的主要关注点是多了解一点软件开发。而错过了维护笔记实在可惜!

除了记笔记以外,我从 2009 年就开始写博客。一开始,我只是想分享照片以及关于软件开发、代码质量和网页设计的一些想法。但当时这么做只是为了好玩,我没有坚持下来。 2018 年底,当我即将开始自由职业时,我开始更加认真地在 Medium 上写博客。我的理由是,多写文章是双赢。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家学习,另一方面我会得到更多的认可,然后希望这能帮助我找到新客户。所以后来我才接受了邀约,写一本关于 TypeScript 的书。后来,当我开始从事创业项目时,我又想分享这段开发之旅,包括我面临的问题、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慢慢地,分享我的 IT 之旅,努力扩大我的受众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决定重建我的个人网站,并在 Medium、 HashNode 和 DEV.to 上交叉发布我的文章。我的书在 2019 年底出版后,我开始有更多的时间来写博客文章。

接下来,我要着手写我的 Dev Concepts 系列,这个项目野心很大。我设想要写 12 本书,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自行出版了两本。第三本也快准备好了。

大概在 2021 年 6 月左右,我的创业项目快做不下去了,这时候我开始对现代笔记工具以及这一波思考工具浪潮越来越感兴趣。就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上次我审视 PKM 领域以来,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我发现了 Obsidian、Roam Research 以及大量很酷的创新。不用说,我对此非常兴奋。只不过我并没有急着去做东西,而是进入了研究模式。可能也是因为上一次创业失败,所以想避免重复我以前犯的一些错误。去年年底时,我决定将这项研究的结果变成一个小型的信息产品:个人知识管理库。

我对现代 PKM 的研究越深入,我在记笔记上投入的精力就越多。我选择使用 Obsidian,开始将我现有的一些内容迁移到它上面。从那以后,我重新捡起了写日记的习惯,并开始在阅读非小说类书籍时写出更好的笔记。Obsidian 现在变成了我的第二大脑。它保存着我的卡片索引盒 (文献笔记、永久笔记等) 、我的个人计划、我的会议记录、我的文章草稿、我的 CRM 等。今后我会进一步往这个工具倾斜,因为它有第三方 SaaS 的支撑。

最后,我决定 newsletter 也要坚持做,每周都出一版。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写了 50 多篇,这个地方已经成为我在公共场合探索想法的首选场所。

那些纸质笔记呢?

纸质的笔记我一直都在写,而且不会很快停止。我的纸质笔记几乎都是瞬态的。纸质笔记的问题在于它占用了大量空间,并且很快就会没法用然后就弄丢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很少能保存超过一个星期的纸质笔记。我会定期翻我的纸质笔记,并在扔掉它们之前尽可能地数字化。前不久,我还在博客上描述了我的这一做法。

等一下,就这儿?

我觉得这篇文章已经写得够长了,所以今天不会再深入探讨下去。但值得说的确实还有很多。像我的健康数据、跑步训练、徒步旅行数据、日杂百货单、Twitter 清单、棋盘游戏文件、怎么整理书/吉他乐谱/活页乐谱、怎么记工作笔记,如何组织个人与专业项目,如何管理下载,我的文字扩展,Lightroom 的预设配置,如何创建/存储图表,如何存储食谱等等......要讲起来简直没完没了。

让数字内容井井有条的技巧

鉴于我已经实践了很多年,也许可以向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做法:

选择单一的信息来源

为数据选择唯一的一个真实来源(最好放在你自己的设备上,比方说 NAS)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数据和库,采用通用的结构(比方说,PARA 方法——项目(Project)、领域(Area)、资源(Resource)、 档案(Archive)),这样找东西会更加轻松。

用一致的命名约定,尽可能自动化。否则的话,你可能会疯掉。

减少存储位置的数量

如果可以的话,把用于相同目的的工具数量减少到 1

尽可能利用开源软件

尽可能依赖开放数据格式

利用自动化工具跨设备同步文件;不要手动去复制东西

尽可能保留源数据

在对原始版本制作了副本/备份后再处理副本

给每种类型的数据准备一个收件箱(比方说,用于对视频进行处理/排序的收件箱)

所有收件箱都采用零收件箱原则(GTD)

要认真对待备份(温馨提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RAID 不是备份解决方案!)

如果可以的话,要避免囤积太多的东西。处理大量数据会损害心理健康

学会放下过去(越早越好)

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想组织一切而毁了你的生活。人生太短暂了。要设计好自己的系统,试着运用二八原则。把最重要的东西组织好,不要为其他东西没组织好而感到难过。

结论

作为数字原住民,我的大部分信息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储的,我喜欢这种方式。但是你手头的数据越多,数据组织就越重要:

各得其所,各归其位。

我在现实生活当中认识的大多数人都不太关注自己的数据。他们就是随意地把东西乱放,并没有认识到存在的风险。他们未能很好地组织自己的内容,不知道东西放在哪里,到头来经常会弄丢宝贵的回忆和重要文件。我不想这样。这样的事情我年轻的时候确实出现过一两次,真的很痛苦!从那以后,我吸取了教训。我现在东西已经收拾得非常有条理(也许太有条理了),我会跟踪什么东西放在哪里,而且个人数据拼图的关键部分一般都要进行多次备份。

随着要处理的信息量的增加,建立系统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样的系统未必完美,但你必须考虑建立一套系统。你得尽早确定命名约定,以免最终导致混乱。你还需要决定什么东西放在哪里,而且得找个地方记录好相关信息。要为你及家人建立一个单一的事实来源。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掌握这一切,而不是总是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被 “数据放在哪里?”的问题折腾不已。

希望我这个数据囤积者的历程故事能给你一些启发,让你知道该做些什么,该避免什么!你不需要一夜之间就改变一切。只需要时不时想一下,并做一些小的改进,一步一个脚印。

译者:boxi。

相关推荐

25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经验:从碎片化到网络化(三)
25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经验:从碎片化到网络化(二)
25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经验:从碎片化到网络化(一)
信息碎片化时代,这些产品在创造“能留下来的知识”
可能诞生独角兽的新机会:垂直化、碎片化的劳动力市场
从“知识付费”到“训练营”,内容行业的2.0版本
从吴晓波到罗振宇, 知识付费IP有哪些“脆弱点”?
个人知识图谱:你的第二大脑
智能家居走了20年,依然“碎片化”?
互联网社区25年之困

网址: 25年+的个人知识管理经验:从碎片化到网络化(四) http://www.xishuta.com/zhidaoview25288.html

所属分类:技术控

推荐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