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Shopify 创始人 Tobi Lütke 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五)

Shopify 创始人 Tobi Lütke 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五)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1年01月06日 16:03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Shopify最近的风头很猛,有人说这个为开网店提供技术支撑的平台将来可以跟巨无霸亚马逊一决高低。这个由德国人在加拿大创办一开始面向美国客户的网店平台是怎么成就今天的?The Observer Effect对它的创始人Tobi Lütke进行了专访。在接受访谈中,Tobi谈到了自己的日常、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对会议的态度、谈到了九型人格和综合主义、谈到了游戏与管理、爵士与产品开发的关系,谈到了妻子和孩子……话题非常的广泛,如果你想了解Tobi这个人和Shopify这家公司,如果想从中借鉴他的看法和做法,必须好好看看这篇专访。原文作者Sriram Krishnan,标题是:Tobi Lütke。篇幅关系,我们分五部分刊出,此为第五部分。

划重点:

对于很多资源效率低下的问题来说,解决之道基本都可以概括成压缩时间;

弄清楚为什么集体决策做不出世界级产品的原因非常重要;

《设计心理学》用第一性原理指出了我们的很多环境设计得有多糟糕;

技术创始人表现出色其实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因为特殊的童年经历,因为他们知道原先的世界设计得太糟糕了;

那些学会了如何思考怎么在自己的环境下做得更好的人,以及懂得自己日常生活里面的东西并不是由比他们更聪明的人设计或创造出来的人,那些人会成为创业者;

非常非常成功的人往往是团队的产物;

任何人所做的事情里面有50%是重要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是哪50%;

公司建设的很多事情其实很简单,“去试一下,把60%的事情试成功” 。

关于帕金森定律

这个回答很出色。我仿佛在听某人讲述一段梦幻般的关系。你不太了解这段关系为什么能延续这么久,而且你也不知道怎么才能重建这段关系。

我还想提几个有趣的问题。我要给你几本书的名字,我希望你可以谈谈这些书对你有什么意义。第一本:《帕金森定律》(On Parkinson's Law)。

噢,我很喜欢那本书。

细节我不大记得清楚了,但主要部分我不会搞错的。其实你提醒我了,因为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看它了,我应该重新看过。从以往来看,这本书我每两年就要重新看一遍。

还记得我提到过自己是怎么打听到那些做出了开源的人是怎么互相评价对方的吗?我目前的看法是,播客是过去十年来出现的最好东西之一。现在,我不仅可以听到专家之间的交谈,而且还可以悄悄地在旁边收看有史以来最有趣的对话。如果要16岁的我谈谈对未来的展望的话,我认为这就是最令人兴奋的进展了。

这个在过去的确是很难做出来的,所以在这过程中我修炼出了一身的破解之道。比方说,我弄到了Linux的源代码,然后注册进有关Linux内核的邮件列表,在里面去打听他们是怎么讨论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接下来,我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弄清楚这些术语的含义上。有一次,有人提到了“bikeshedding”(浪费时间和精力讨论无意义的或意义不大的技术问题)这个词。我在研究这是什么意思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帕金森定律》这本书。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写的,大概有八十页。这本书确实抨击了英联邦,显然,在当时写书,喜剧是可以进行批评的唯一办法。它就是这么写的。

这是对非常常见的人类谬误深刻而又绝妙的批判。书名《帕金森定律》本身甚至还不是最有趣的地方!里面谈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时间分配多少,工作就会拖到多久,这对于组织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的意思是说,对于很多资源效率低下的问题来说,解决之道基本都可以概括成压缩时间。不过那只是个副题。

在这本书里面,bikeshedding的由来是这样的,说当时董事会的一群人正在制定重大决策,内容跟核电站建设的资金分配有关。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讨论就结束了,然后董事会的议题开始转到自行车棚该用什么颜色上面。有人提出:“我们把它刷成这种颜色怎么样?” 然后,一场大规模的对话就这么展开了,个个都想把车棚改成自己想要的颜色。

这个例子实在是太好了,因为它指出了每个人都给建核电站的提案盖章同意的原因所在:那些人都是这么想的,既然提案已经最终进入到董事会的办公桌上,那它一定是已经被工程师充分考虑过了的,所以大概是可以放行的。

但是,当问题是我们可以完全理解的东西时(自行车棚的颜色),我们的想法就变了。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人类的一个谬误。另外一点也很重要,这意味着团队里面的人其实到最后不是取长补短,而是互相暴露各自的缺点。

这个有很多角度可以讨论,不过,如果你不是单干的创始人的话,就得当个好学生,要吸取教训,弄清楚为什么集体决策做不出世界级产品的原因,这一点非常重要。的确取得了成功的极少数例子你必须研究透。再次地,开源仍然是最好的例子之一。自发组织最后得到世界级的结果的两个最好的例子就是Wikipedia和Linux内核。

关于《设计心理学》

我想讲的第三本书(之前我们已经讲过《反脆弱》 )是Don Norman写的《设计心理学》。

是的,我也很喜欢那本书。

再次地,我认为这是一本可以读得很快的书,因为那几乎像看喜剧——也许这更多是我的感受,不过这本书我可以一口气读下去,而其他书就要花费我更长的时间。但是Norman有一点比我见过的任何人都要做得更好,那就是他用第一性原理指出了我们的很多环境设计得有多糟糕。

关于这一点,为什么技术创始人现在的表现要更出色?我觉得原因其实不在于技术方面。我认为这是因为很多开技术公司的人都有非常特殊的童年经历。鉴于我们对即将到来的未来的潜力的了解,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一个我们知道即将要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里面长大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那个世界的设计实在是太糟糕了。很快,这种潜力就在计算机和数字化的进程中体现出来。我认为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已经把这种洞察转化为重要的企业价值。我认为这就是我们要成立这些公司的原因,但这更多是副产品。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我们的青少年和成年时期都是在对周围事物的品质非常不满的状态下度过的。

当你去推门而不是拉门发现推不动时,Norman允许你去恨那道门而不是你自己。因为那不是你的错。没有人会因为自己去推门而不是拉门而受指责。这从来都是设计门的那个人的错。

Norman教会了我们这个。比方说,诺曼门正是因为这本书而得名。《设计心理学》里面列出了一串东西的清单,书里面说:“这个做得很糟糕,这个也很糟糕,那个也很糟糕。” 这本书会让你爱不释手,看过后你再也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它会让你考虑如何改善周围的事物。这是直抵创业历程核心的洞察

那些学会了如何思考怎么在自己的环境下做得更好的人,以及懂得自己日常生活里面的东西并不是由比他们更聪明的人设计或创造出来的人,那些人会成为创业者

关于他的太太Fiona McKean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非常的兴奋,因为我觉得你过去没有机会在公开场合讨论这个问题。在跟你周围的人交流的时候,大家总免不了要讲到你的妻子,Fiona,她在“Tobi的故事”里面占据着很大的分量。你给我们讲讲我和Fiona的故事吧。

我的意思是,我甚至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老实说,我发现故事总是有套路的:当你遇到非常非常成功的人时,这些人往往是是团队的产物。我很幸运,很早就遇见了Fiona。我们20岁时候就在一起了——其实那时候我才19岁。但是我们很早就认识了,并且相处的很好,现在我们有三个孩子。是的,Fiona是我人生的坚强后盾。她也许是我见过的适应能力最强的人之一了。她还有着不可思议的分析能力,难以置信的聪明。说实话,我和她之间的差异大概跟我和Harley的一样大。她本人非常善解人意,她对别人的理解是我也许无法理解的。她一直都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来到加拿大后,我创立了Shopify ,我的所有关系都靠她打理,她还帮助我打开了自己的阅读面。我遇见她的时候,我们之间的区别大概是我在看漫画书,而她看的是《《和平制造者:改变世界的6个月——1919巴黎和会及其终结战争的努力》(Paris 1919)。不过从那以后,我们的知性品味距离就没有变过。她一直在前面领先,而我一直在努力追赶。

当你遇到非常非常成功的人时,这些人往往是团队的产物。

是的,她对我很有启发意义。是她鼓励我真正去成立一家公司。我的意思是,关于我当时为什么要开Snowdevil,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因为我是在加拿大,所以我没有工作许可,一位家庭朋友告诉我们说,虽然我不能替别的公司工作,但是我可以开公司。我当时还在想要不要这么做,她却很决绝:“你看,因为我要修完学位都快忙疯了,所以你也应该找个让自己忙到飞起的事情。我们没有小孩,没有太大的负担。所以现在是时候跳下去了。我会陪你一起跳。”公司就是这么成立的。

这一点非常的了不起。我们有非常牢固的伙伴关系,我们谈了很多,她了解Shopify的情况。每当我遇到非常棘手的问题,她是我的第一个倾听者。跟我机密合作的每个人大概都可以给她发消息。所以她已经成为我们系统的一部分。她是无名英雄。

关于孩子如何改变了他

我喜欢这个。我也想问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的故事也很相似。Aarthi跟我也是年纪轻轻就相识了,知乎我们就一直在一起。我喜欢“团队产物”这个说法。在我们人生和事业的每个阶段,基本上都是同样的东西。你提到了孩子们。当父亲是怎么改变了作为创始人/CEO的Tobi的?

这个啊,有了小孩之后会让你谦卑。你会自动学到很多对企业非常有价值的东西。我认为每个人都能直接感受到这一点,但是就像真正结识新人一样,对整个旅程有新的认识非常的令人惊奇。然后他们也会不断地给你惊喜。我们有三个男孩:一个10岁,一个8岁,一个6岁。所以家里面闹哄哄的,但这也是最好的闹哄哄。我们会在一起做很多事情,一起度过很长的时间——我一直把家庭放在首位。我不会错过晚饭......

关于硅谷刻板印象的反面

大家对创始人都有着某种“工作狂”的刻板印象,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反面。

零售史上有个叫做约翰·沃纳梅克(John Wanamaker)的人,他说过一段跟广告有关的很睿智的话。他说:“我知道自己有一半的广告费被浪费掉了;麻烦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决策理论。我认为决策还有一个普遍理论,那就是任何人所做的事情里面有50%是重要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是哪50%。

公司建设的很多事情其实很简单,“去试一下。把60%的事情试成功。” 我也开过夜车,有过疯狂的时光,我不否认当自己做出选择时曾经连续工作过很长的时间。实际上,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比建立Shopify更有趣的事情。当然,我是选择了要做Shopify,但是我们每晚仍要一起吃晚餐。不过现在COVID-19最终给我们制造了大量的长时间。我认为这只是选择优先级的问题。家庭的优先级更高。

做这么既有意义又有影响力的事情实在是太好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跟孩子们呆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好的。为了让造东西变得更直接一点,我的孩子们全都迷上了Roblox ,他们想知道怎么用Roblox来建东西。于是我就开始教他们编程,在这过程中我研究了Roblox游戏的玩法趋势。你知道吗?通过学习视频游戏业是怎么制作工具的,我也学到了很多有关怎么让Shopify变得更好的知识。不管你做什么,总能有所收获,哪怕是间接地。这实在是太神奇了。

电子游戏,Shopify ,但最重要的是,跟孩子们一起出去玩,跟家人一起共进晚餐,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总结了。Tobi,非常谢谢你!

延伸阅读:

Shopify创始人Tobi Lütke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一)

Shopify创始人Tobi Lütke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二)

Shopify创始人Tobi Lütke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三)

Shopify创始人Tobi Lütke的经营与学习之道(四)

Shopify VS 亚马逊:“人人商店”能撼动“万货商店”吗?

Shopify:与亚马逊竞争,靠的是看似简单的故事

译者:boxi。

相关推荐

Shopify 创始人 Tobi Lütke 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五)
Shopify 创始人 Tobi Lütke 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一)
Shopify 创始人 Tobi Lütke 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三)
Shopify 创始人 Tobi Lütke 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二)
Shopify 创始人 Tobi Lütke 的经营与学习之道(四)
实体商店的“避风港”Shopify,能否成为抗衡亚马逊的新力量?(中)
实体商店的“避风港”Shopify,能否成为抗衡亚马逊的新力量?(上)
Shopify VS 亚马逊:“人人商店”能撼动“万货商店”吗?(上)
面对亚马逊这个“奸商”,Shopify决定做个“殷商”
Facebook电商更多细节释出,野心明朗化

网址: Shopify 创始人 Tobi Lütke 的经营与学习之道(五)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6826.html

推荐科技快讯